首页 > 考古发现 > 考古现场

汉长安城北宫一号遗址发现西汉建筑遗址
2020-04-20 10:11 · 古玩网

北宫遗址发现于20世纪90年代,位于汉长安城直城门大街北225米,雍门大街南35米,厨城门大街东50米,安门大街西40米,宫墙南北长1710米、东西宽620米,周长4660米,面积106万平方米。其正南为武库遗址,东部与长乐宫相邻,西南与未央宫相望。历年来在北宫开展的考古工作很少,北宫的形制布局和内涵不清,为了推进北宫遗址的考古学研究,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对北宫一号遗址进行了发掘,揭露面积1905平方米,发现一组西汉建筑遗址,出土大量遗物,取得了重要的考古成果。

北宫一号遗址位于西安市未央区未央宫街道讲武殿村西北,居北宫遗址的东南部。经过半年多的考古发掘,揭露出主体建筑1座、附属建筑2组,排水管道7条、沉淀池或渗井5个,另有各时期灰坑32个、土灶10个、水井1眼。收集各类文物780余件。采集土样做孢粉、人类食性分析,对人体骨骼、动物骨骼分别做性别年龄、类别种属鉴定。采用RTK、无人机等技术手段测绘遗址、遗迹平剖面图,并对发掘区进行三维扫描建模。

遗迹和遗物

主体建筑位于东部,残存夯土台基及台基外侧的廊道、散水等遗迹。夯土台基平面呈曲尺形,其中东部有一处曲折,向东延至探方之外,西南部向南延伸,亦伸出探方之外。台基的东、南部边缘保持较好,廊道、散水可据残存部分复原,廊道铺素面方砖,散水以河卵石铺砌,廊道、散水之外为庭院。夯土台基西边与附属建筑相连,北边伸出发掘区以外。夯土台基之上及其东、南边缘残存部分础石,据此可研究柱网分布情况。

W020200420429941500649.jpg

▲西部附属东组建筑天井

附属建筑位于西部,与主体建筑东西相连,二者之间隔着一条南北向长廊。附属建筑分为东、西两组,各围绕一个天井分布。东组建筑以东部天井为中心,周围分布着一周廊道和房间。天井平面呈南北长方形,四面有瓦片砌筑的散水,散水外为一周廊道,廊道四角各有一块础石,廊道外有一周夯土。夯土外西南部为一间土坯地面的房间,其南为另一间房间,房间以东有一平面东西长方形院落。西组建筑天井平面呈南北长方形,天井四周以侧立长条砖砌筑。天井南侧有一间土坯地面的房间,北侧可能为铺砖廊房,二者南北相对。沿天井西侧是一条南北向铺砖通道。在该组建筑之南,还有一组建筑,只发现一间铺土坯地面的房屋局部,其他部分都伸出探方之外。

排水管道均分布于附属建筑区,东西向4条,南北向3条。以砌筑材料形制划分,有圆形管道2条、五角形管道4条、砖砌管道1条。这些排水管道有的是在建筑之前作为预埋件铺设的,有的是在建筑使用过程中或废弃后修建的。沉淀池或渗井都与排水管道相连,多数为砖砌长方形水池,雨水及生活用水先行经过沉淀后排出建筑之外。东、西两个天井之间也铺有排水管道。

遗址内灰坑的时代从西汉早期到近现代都有。西汉早期的灰坑,有的形制规整,四壁抹泥,推测可能是存放食物的储藏坑。

在主体建筑台基及附属建筑区发现的灶址,主体平面呈圆形,有火门、火膛及烟囱,属于埋锅造饭留下的遗迹,有的成组分布,有的单个或两个存在,均打破上述建筑,时代应晚于西汉、新莽时期。

水井位于发掘区东北部,井口呈圆形,井壁以西汉时期瓦片砌筑,井内未发现晚于西汉时期的遗物。井口周围有方形井台,但上面铺设的材料已不存。

在晚于这组建筑的遗迹中,可能还有十六国北朝时期的房址。地面建筑不存,地下保存一个方形深坑,坑内有当时的建筑材料,坑底有踩踏面。

W020200420429941817712.jpg

▲陶灯(左上);陶罐(右上);五角形水管道(左下);云纹瓦当(右下)

北宫一号遗址出土的遗物主要为西汉砖、筒瓦、板瓦、瓦当、排水管道等建筑材料,盆、罐、瓮、灯、纺轮等生活用器,西汉半两钱、五铢钱、王莽大泉五十、小泉直一、货泉、布泉、唐代开元通宝等钱币,另有铁钉、铁锸、铜箭头以及大量的陶弹丸、陶圆饼等。

时代与性质

北宫一号遗址虽然位于北宫的东南部,但靠近未央、长乐两宫,且建筑规模较大,应属北宫内重要的大型宫殿建筑群,由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组成。

经对主体建筑及附属建筑的解剖,确认夯土中普遍夹杂西汉早期的建筑材料,推测建筑应建于西汉中期。在建筑院落及地表发现几十枚王莽钱币,说明该建筑一直使用至王莽时期。上述发现与文献记载相符:北宫修建于西汉初期,汉武帝时进行了大规模扩建,一直使用至西汉末期。

北宫一号遗址的夯土质量较差,主体建筑的廊道、散水不宽,础石不大,附属建筑地面铺土坯,很少见到其他西汉中晚期宫殿建筑所常用的文字瓦当,这些现象说明北宫一号宫殿建筑的等级较低,这可能与其属于安置被废帝后的宫城地位有关。西汉早期的惠帝皇后张嫣、中晚期的成帝皇后赵飞燕等都被黜寡居于此宫。

此次发掘为认识北宫的营建历史、形制布局、建筑特征与等级、沿革情况以及保存现状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也为下一步考古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责编:韩翰

热门推荐
古玩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