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保山遗址位于湖南省益阳市南县南洲镇丁家城村的卢家湾东段台地,西临南茅运河,北距县城500米。遗址地处洞庭湖区腹地,保存状况较好,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2019年4月底,为配合基本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调查勘探工作。经初步调查发现原项目范围内涉及5处文物点,分别为:卢保山遗址、丁家城遗址、曹家台遗址、坟山坪遗址、南县733电台。前4处古遗址为新石器、商周时期遗址,南县733电台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随后初步钻探结果显示:以上4处古遗址之间范围相连、未有间断,所在台地上均有文化堆积分布,应为一个整体性遗址。在台地北侧一断面上还发现疑似城墙堆积。初步推断该台地很有可能为一处新石器时代城址。随后对卢保山遗址所在台地开展考古调查勘探工作,自2019年4月底开始,12月结束。调查勘探面积约20万平方米,并布一条35米长、2米宽的探沟(编号TG1、TG2)进行试掘,初步了解到遗址的规模和边界,城墙、壕沟和城内堆积状况以及遗址年代等相关信息。
卢保山遗址位于洞庭湖区腹地一处比周围高出约1~4米的台地上。台地海拔31米,大体呈长方形,南北长约350米,东西宽约300米,面积约10万平方米。台地本身呈北高南低之势,北部文化堆积平均厚约2~3米,南部文化堆积平均厚约0.5~1米。台地上分布的卢保山、丁家城、曹家台、坟山坪等4处古遗址之间范围相连、未有间断,均有文化堆积分布,应为一个整体性遗址。
▲卢保山遗址勘探成果示意图
▲北城墙剖面
▲北城墙远眺
▲西城墙堆积
遗址四周钻探均发现城墙遗迹。遗址北部中段有一缺口,发现北城墙堆积,剖面宽20米、高3.4米,呈水平状逐层堆积而成,可见有三种堆积构筑迹象,堆积土质致密,没有包含物。由于左边是现代公路,右边是现代坟,上边是733电台旧址,城墙两边的边界均不能确认。南城墙因近代造田和修建简易公路导致外形无存,城墙堆积残存高度0.6米、宽约23米,南城墙中段原为水塘,未能勘探出城墙堆积。探沟试掘显示西城墙堆积宽22米、残高2.2米,从西部外侧(靠近台地边缘)开始水平堆筑,然后向东侧(城内)呈斜坡状分层堆筑。城墙堆积可分为20层,大致分成8类不同的土质,堆积土质致密,均很纯净,没有包含物。其北部有一缺口,未能发现城墙堆积。遗址东北角及东部由于南县733电台及公墓叠压暂未能发现城墙堆积,东南部发现城墙堆积宽约21米、残高1.2米,呈水平状堆积而成。对于北部、西部、南部缺口性质暂不能判断是否为城门,也有可能是后期毁坏形成。
▲探沟城内地层堆积
遗址北侧外围钻探发现壕沟,紧邻城墙,东西向,长约200米、宽约30米、深约3米。遗址东、南、西三侧外围均未发现壕沟,地表以下约2米多深处分布有0~0.7米厚的青灰色土层,推测为河湖沉积淤泥层。大致呈水平状堆积,无明显沟状堆积分布。青灰色土层往下为生土层。
▲圈足豆
▲陶钵
遗址西侧探沟试掘显示,城内地层有17层,深达3.2米,地层堆积深厚、遗迹丰富、遗物众多。年代最早的遗迹单位为第?层、G3。其中G3出土有屈家岭文化圈足豆。由于这两个单位出土典型标本较少,且没有取到炭样标本,暂时还不能精确断代,但提醒我们遗址在屈家岭文化时期应有人类在此活动。由于G3叠压于城墙下,打破生土,因此,城墙的年代上限可到屈家岭文化时期。第?层以上及相关遗迹均为城墙废弃之后的堆积,根据碳十四测年结果和出土遗物显示,城墙废弃之后的堆积可分为两期,第一期为石家河文化早期,年代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分布于第⑩-?层及相关遗迹。这一期出土有石家河文化早期的典型器物标本,如长颈鬶、圈足盘、钵、高足杯等。第二期为石家河文化晚期,年代在公元前2200年左右,分布于第③-⑨层及相关遗迹。这一期出土有石家河文化晚期的典型器物标本,如短颈鬶、圈足盘、钵、缸、红陶杯、壶、麻面鼎足等陶器,以及众多纺轮、石斧、石刀、箭镞等。根据城墙废弃后的堆积情况,可以断定城墙的年代下限不晚于石家河文化早期。城外堆积呈斜坡状,低于城墙堆积,其上层为淤泥层,下层为青灰色含砂性黏土堆积,近城墙处包含少量与城内石家河文化晚期同时期遗物。
此外,在遗址中部偏西距地表2米左右发现成片红烧土堆积,有可能与建筑相关。遗址东部由于南县733电台旧址和桂花树公墓的存在暂时无法开展有效的勘探。遗址所在台地上共有1000多座现代坟,不过由于遗址地层堆积较厚,以及大多数是火葬坟,埋藏较浅,遗址保存状况应该比较好。
此次调查勘探工作仅仅是第一阶段,所以仍遗留有较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遗址的北部、西部和南部边界较为清楚,但东北部和东部区域由于南县733电台和公墓的叠压,造成很大部分区域无法勘探,包括是否有城墙堆积及城内文化堆积的厚度和堆积类型均无法探明,只能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继续探明。遗址北部、西部和南部城墙之间的缺口是否为城门,还是后期破坏所致,暂时无法下定论。遗址北部壕沟由于村民阻扰,暂时无法继续勘探,无法确认是否向两端继续延伸。遗址东、南、西三侧外围此次均未发现壕沟,距地表以下约2米多的青灰色土层目前推测为河湖沉积淤泥层。这一土层是否真的为河湖沉积淤泥层,是否与当时洞庭湖区环境有关?由于遗址内文化堆积较厚,目前只能初步确定遗址中部偏西距地表2米左右有成片红烧土堆积,对于城内的各类遗迹的位置分布、布局结构均无法探明。以上问题还需通过下一步考古工作验证。
根据此次调查勘探工作情况,可以初步断定卢保山遗址是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不晚于石家河文化早期,早至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史前城址。已有考古成果表明,长江中游地区史前城址已发现19座,其中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时期有17座城址,史前文明达到顶峰,文化影响辐射一度北进中原。卢保山城址的确认使得长江中游地区史前城址的数量增至20座。同时,湖南地区之前已发现有澧县城头山、鸡叫城遗址,华容七星墩遗址等三座史前城址,卢保山遗址是第四座发现和确认的史前城址。
卢保山遗址的发现和确认为长江中游史前城址群的研究以及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研究增添新的材料。虽然城址面积仅10万平方米,其面积和规模均较小,但该城址位于洞庭湖腹地,是目前为止长江中游史前城址群中位置最南的一座。独特的地理位置将赋予遗址独特的价值,随着将来田野工作的深化开展,我们相信将有更多的考古成果来完善和提升遗址的学术价值。
(作者单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本文刊登于2020年3月6日《中国文物报》第8版)
责编:韩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