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抵”是中国古代的摔跤运动。商周时期称为“角力”,是军队的训练科目之一,春秋战国时期“角力”称为上层社会观赏性体育活动。秦汉时期称为“角抵戏”,集竞技、娱乐、表演为一体,魏晋南北朝时角抵发展为摔跤。唐代一般称角抵,宋代习惯称为“相扑”,盛行于民间,且出现了相扑组织与各类比赛活动。明代摔跤沿用唐代旧称“角抵”,清代称为“跤子”。
邛窑小儿相扑俑 宋代 四川博物院藏
绿釉相扑男俑 宋代 河南博物院藏
力士人物画像砖 金代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石雕力士支座 西夏 宁夏西夏陵区三号陵出土 宁夏博物馆藏
参考资料:
福建博物院主编:《博戏—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展》,译林出版社,2015年10月;
陈康,段小强:《体育考古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