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墩遗址位于资邱乡邱上村西北约50米,浚河支流银线河的东岸,属于河旁台地遗址,当地群众俗称“北墩”。 遗址面积约6万平方米,台地遗存内涵比较丰富,钻探资料显示,文化层堆积较厚,深约3~5米,汉代、东周、龙山时期的文化堆积上下叠压。
联合考古队于2010年7月21日至9月8日,对北墩遗址南部被输油管道占压部分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共575平方米。
遗址的文化堆积厚约0.5~1米,包括龙山文化、东周、汉代、宋元时期的文化遗存。共清理各时期灰坑105个、墓葬2座、水井2眼、沟11条。出土遗物有陶、瓷、石、骨器以及部分铜制品等。
M2
龙山时期的灰坑形状有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圆形灰坑一般直壁平底或斜壁圜底,壁面、坑底光滑,形状规整。出土遗物多为磨光泥质黑陶,另有夹砂灰褐陶、白陶等。器形有盆、高柄杯、豆、鬲、鼎、罐、鬶和器盖,石器有凿、锛、斧、镞、铲等。
M2出土陶瓶
清理的2座龙山早期墓葬,皆土坑竖穴木椁墓,一棺一椁,随葬品皆放置在身体左侧棺椁之间以及头端椁外熟土二层台上。仰身直肢葬。陶器多为明器,器形有夹砂黑陶背壶、瓶、磨光黑陶豆、高柄杯、壶、夹砂红陶鬶以及石钺等。
东周时期的遗迹有灰坑、井、沟等。灰坑有圆形、长方形、不规则形等,壁有直壁、斜壁,底呈平底或锅底状。沟为口宽底窄的长条状,直壁下斜,底部较平。出土遗物多为泥质灰陶和夹砂红陶残片,陶器有盆、罐、豆、鬲、拍以及少量骨器和石器等。
陶鬶
汉代遗迹仅见灰坑,有圆形、椭圆形等,多为斜壁,底部较平。出土有盆、缸、豆、瓮、筒瓦、板瓦等陶器。另有铁锸、犁、“五铢”铜钱等。
宋元时期遗迹较少,仅见少量不规则灰坑,遗物有瓷碗、铜簪、铜钱、端砚等。
圈足盘
北墩遗址的文化遗存延续时间较长,从龙山时期一直到宋元时期。特别是龙山文化遗存的发现,对研究汶、泗流域与沂、沭流域交汇的鲁中南地区新石器文化面貌、聚落形态、生业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东周、汉代、宋元时期的文化遗存也为深入了解本地区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资料。
参考资料:
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新发现年度记录2010》,中国文物报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