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是商周青铜器中数量极多、地位极重要的器类,它不仅作为炊器与盛食器在贵族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也是贵族进行宴飨、祭祀等礼制活动时最重要的礼器之一。而自战国到汉代,它似乎渐渐失去了“神性”,流于世俗。
田告母辛鼎 商代后期
相比圆鼎而言,方鼎在商代较为少见,大都见于出土器物丰富的铜器窖藏和大中型墓葬,可以说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其中有盖的方鼎少之又少。比起商代前期的铜鼎,它的腹部有了变化,不但横截面由正方形变为长方形,而且也深度也相应减少,四个等出的柱足与器身的比例更加协调,没有了头重脚轻的感觉。它的造型古朴,兽面纹的尾部向上卷曲而非向下。
小臣缶方鼎 商代后期
经常看中职篮的朋友们看到这件鼎,会不会很觉得熟悉呢?没错,它就是冠军奖杯“至尊鼎”的原型。其器壁四角及正中都“长”出了一条棱脊,四柱足细长。最为明显的差异要数纹饰,兽面纹以细密的云雷纹为地,尾部下卷,且首部、躯干、腿、角等部位格外醒目,颈部饰有夔纹这一侧视的龙形图像,蕉叶纹施于鼎足上。
或鼎 商代后期
商代的圆鼎大体经历了由锥足到柱足的演变。这件圆鼎,呈深腹盆形,有三柱足,单这两点就可以将其定位在商代后期。颈及腹各有六凸棱,颈饰目纹,腹饰大兽面纹,足饰蕉叶纹,与小臣缶方鼎的某些局部特征具有相似性。
兽面纹扁足鼎 商代后期
扁足鼎的造型在商代较为少见,其于盘庚至小乙时始见,但腹部较深,扁足较短。武丁晚期至祖甲时,扁足鼎的腹部已呈较浅的盆形腹,扁足较长,足底部圆而上卷,在陈的这件扁足鼎显然具有与此相同的特征,这种形制的扁足鼎一直至文丁时仍存在,不过已少见。
师旂鼎 西周中期
伴随着周昭王南征的失败,西周早期的军事扩张宣告结束,历史翻过了一个篇章,进入了西周中期。具有西周王朝独特风格的青铜器在此时愈发成熟。圆浅腹且稍倾垂,是西周中期青铜鼎腹部的显著特征,口沿下饰一周长卷尾鸟纹,上一股尾羽细长,下股尾羽显得粗犷且与身分离,也符合西周中期鸟纹的形制。可以说,这件师旂鼎称得上是这一时代的标准器。
颂鼎 西周晚期
又是一件标准器。一眼望去,这件鼎是不是和著名的毛公鼎很像呢?没错,按现在的话来说,它们属于同一款。深腹,腹部近半球形,除腹上部饰两周弦纹外,全身光素,这样的特质赋予其朴素的形式。
克鼎 西周晚期
这件盆鼎,微垂腹,腹较浅,蹄足,足根部有兽面纹与扉棱,腹部纹饰作上下两层分布,与颂鼎一起,构成了西周晚期两种不同形制鼎的模板。克鼎共存八件,一大七小,光绪十六年(1890年)出土于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任村。大克鼎曾由晚清名臣潘祖荫收藏,后一直由潘家保管,直至建国后捐予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所藏为小克鼎,其余六件小克鼎分别藏于其他不同博物馆中。
杨厨鼎 汉代
体圆,深腹,双附耳,有盖,盖上三环钮,腹中部有一圈扁凸沿,腹下有三蹄足,通体光素无纹。这种形制的鼎明显带有战国时期圜底蹄足鼎的风格。在展览中,它与上述六件鼎不同,出现在“青铜器与生产生活”部分,表明它已经不再具有礼制色彩,而是仅仅作为生活器具了。
以上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